华南深圳: 4008006718

业务经理:18057283715 何先生

华中武汉:18057283715 何工

首页 > 新闻中心

让历史告诉未来

时间: 2023-09-29 13:45:54   来源:乐鱼官网

  大众日报70年的历史,是山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斗史,是一代代大众报人艰苦卓绝的创业史,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光荣历史!她走过的光辉历程,可以让我们永远铭记;她蓄积的丰厚传统,是滋养大众报人精神世界的食粮;她积累的基本经验,是大众报人书写新辉煌的宝贵财富。

  交通员张志佩从沂水王庄——当时的中央山东分局所在地出发,把报纸版样送到位于8里之外的小村庄云头峪的印刷厂。报纸刚印出300份,张志佩又头顶漫天雪花,用扁担挑回王庄,迅速分发到正在蒙山沂水间与敌人殊死战斗的抗日军民手中。

  悠悠 70载,沧海桑田,风云变幻。 70年,报如其名,她与人民大众一起,经历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沐浴共和国的阳光雨露,抒写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华美乐章,她的成长与山东的革命建设事业水融,荣辱与共。70年,大众报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披肝沥胆,不懈奋斗。70岁的大众日报,至今日23970期报纸,叠印着山东革命建设事业的卓越与辉煌,记载着大众日报自身的光荣与梦想。

  直自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当年的稚嫩幼苗,已成花果繁盛的茂林;当年的山中小花,已是香满大地:大众日报呱呱坠地时,田无一垄、 房无一间,3天一张报,区区上千份;今天,已长成拥有11报5刊1网站、报刊种类齐全、新闻队伍强大、总资产30亿元、产业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报业集团。作为母报的大众日报,宣传报道与事业发展并踵共长,量质同优:40多万份的日发行量,在全国省级党报中名列前茅;2005年以来,连续三届四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业内瞩目,称为“大众日报现象”。旗下子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综合竞争力排名中,齐鲁晚报连续四年进入前 10名,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双双进入2008年发行量前 100名排行榜。

  “大区”性报纸。在抗日战争时期,大众日报是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指导范围远达苏北、皖东等抗日根据地;1945年,中央华东局成立,大众日报改为华东局机关报;1949年3月,中央华东局南下,大众日报改为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1954年8月,中央山东分局撤销,成立山东省委,大众日报成为山东省委机关报至今。从隶属沿革看,战争年代,大众日报长期作为党的“大区”性报纸而存在,在整个华东乃至全国,都是一张发行量居前、影响力巨大的报纸。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中央举办报纸展览,大众日报被评为敌后办得最好的报纸之一。

  我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一句“最长”,道不尽的艰难,写不尽的坚韧,其沉甸甸的分量非今天所能想见。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没有油墨,就在穷山僻壤就地取材,用马尾松烟子灰加上松香制成“专供”油墨;缺少印刷纸张,就用桑树皮做原料,自制成反面几乎能看到正面字的“文化纸”;遇上扫荡,印刷机被迫坚壁了,不能铅印就油印,不能油印就石印,石印也做不到,就用高粱秆卷上蜡纸印……“艰苦是我们的,胜利也是我们的”,当年就是喊着这样的口号,大众报人与凶残的敌人战斗,不怨毋尤,条件再艰苦,战争再严酷,出报雷打不动,从未间断。这是世界报业史上的奇迹。

  世界报业史上牺牲最大的报纸。国难岁月,大众报人迎着战争的硝烟,坚守阵地,之死靡他,先后有530多名工作人员献出生命。他们中间,有山东分局宣传部长、报社管委会主任李竹如,有身当矢石的记者、编辑,也有普通的排字工、发行员、采购员。一寸报纸一寸血。为这张报纸抛头颅、洒热血的,还有与报纸鱼水深情、相依相存的老区人民。160多位乡亲为掩护报社的人员、物资而惨遭杀害,他们中有老人,有孕妇,还有十几岁的孩子。人民群众的挚爱真情是大众日报的力量所在,根基所在。

  新中国新闻人才的重要摇篮。“北上”、“南下”、“会师”……人们忘不了建国前那难忘一幕: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大众日报几百位干部和业务骨干,握手道别,风雨兼程,迈向大江南北、白山黑水,在各地托起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新闻事业。由大众报人创办或参与创办的报纸,是一个长长的名单:鲁南时报、滨海时报、泰山时报、胶东大众报、新民主报、新徐日报、大连日报、辽东日报、辽宁日报、东北日报、吉林日报、黑龙江日报、西满日报、江淮时报、 解放日报、 浙江日报、 新华日报、 川南时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西藏日报……遍布 20多个省市区的大众报人,他们中有名编辑、名记者,有的后来成了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外交家,有的成为新闻和文化事业的骨干。刘导生、匡亚明、陈沂、夏征农、 恽逸群、 陈楚、陈冰、 宫达非、 李后、辛冠洁、于冠西、王中……月星拱斗,云蒸霞蔚。这是大众日报历史上空谷足音般的精彩瞬间,在中国报业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一幕。

  70年不懈奋斗,大众日报以其光辉足迹和巨大贡献,吸引着党的几代领导人关切的目光;领导人的指导、关怀与勉励,又化作巨大的精神能量,提升着大众报人的境界,激励着一代代大众报人为党的事业披肝沥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创刊一周年前夕,同志从延安发来贺电:“动员报纸,刊物,学校,宣传团体,文化艺术团体,军队政治机关,民众团体及其他一切可能力量,以提高民族觉悟,发扬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反对任何投降妥协的企图,坚持抗战到底,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我们肯定要自由,我们肯定要胜利。”

  大众日报 70年的历史,是在领导下,依靠全党和全省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历史。 党兴则报兴,国昌则报昌,人民满意则事业发展。大众日报 70年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长卷,镌刻着党的光荣,人民的光荣,也镌刻着一代代大众报人的光荣。

  大众日报 70年形成的源脉根柢,已升华为巨大的文化优势,化为“坚持党性、服务人民,追求真理、求实创新,团结和谐、 充满了许多活力,成就自我、奉献社会”的大众报人精神,积淀为“责任·创新·和谐”的集团文化。这是大众日报照亮历史洞烛未来的一束真火,是大众报人凝心聚力、迈步再越的一团真气,是一代代大众报人续薪添火、创造“ 更光荣的历史”的思想支撑和精神力量。

  大战乱。大变革。大发展。70年,齐鲁大地历经千年未有之变:一部部历史大剧的帷幕,次第拉开;一个个场景,闪来闪去,风驰电掣,惊天动地;一个个事件,喜怒哀乐,淋漓尽致,悲欢离合,动人心扉;一个个人物,雨打风吹,大浪淘沙,才见英雄本色……

  2008年是济南解放60周年。今天仍让人激越的口号——“打进济南去,活捉王耀武!”,就是从大众日报这一舆论阵地上奏响的。在这场山东境内顶级规模、对全国战局影响巨大的攻坚战发生前,大众日报在一版用大号铅字刊登了这句鼓动性极强的口号。后来,十万大军正是喊着这一口号,取得了济南战役的伟大胜利。

  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就是催征的鼙鼓。无论何时,都能听到她急促的鼓点、响亮的号子。她是振奋士气民心、指引军民前进的一面永远高扬的旗帜,是瓦解敌人、打击敌人的“文化炸弹”。“大众日报在,希望就在”,她为山东、华东地区打败日本侵略者,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动员和组织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众日报记者吕若骥,在通讯《党报在各个角落》中,定格了1945年夏的一个场景:在沂河岸上的大庄地主高家,他看到一摞大众日报,其中社论《向地主士绅进一言》被圈圈点点,旁边端端正正地写着八个字“字字良箴,句句珠玉”。当地主谈起主动减租减息时笑着说:“咱成天看报,还能不识大体吗?”当时,大众日报被各个阶层当成必读品。沂水城里的日本鬼子,曾以一百元一张买大众日报研究。

  和平年代,大众日报是指路的大纛。特别是改革开放思想激荡、社会巨变的30年中,大众日报始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肩负起一个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的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围绕改革、发展时代主题,在山东前进的每个重大关节点,都会听到大众日报振臂高呼;在山东改革发展的每一个历史方位上,都淋漓着大众日报旗帜鲜明、独立思考的墨迹——

  改革开放前,山东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杀猪实行“一把刀”政策:农民养猪,但不能杀猪,农民卖猪难,吃肉也难。1978年,菏泽地区实行“两把刀”政策,允许生产队和社员在完成国家生猪派购任务的前提下自宰自食、自行处理,得到群众拥护。1978年11月20日,《实行杀猪“两把刀”促进养猪事业发展》赫然出现在大众日报的头版头条。一场激烈的交锋上演了:有农民到市场上卖猪肉时,把用高粱秸夹着的大众日报插在肉摊上,面对检查人员有了底气:“请看大众日报!”在一次会议上,有些同志以“两把刀”违背了国家为由,要求大众日报作检查。编辑部据理力争,以更为详细的调查予以反驳。一个月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两把刀”问题在全会公报里找到了依据,论争由此平息。

  10月 28日,头版头条刊发通讯《应当让群众富起来——记乳山寨公社党委书记陶荣祥关心群众物质利益的事迹》,“编者按”中强调,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为增加群众的物质利益而工作。11月14日,头版头条刊登《大家都来讨论:怎样做到思想再解放一点》,“本报编辑部按”大声疾呼:“思想不解放,胆子就大不了,办法就多不了,步伐就快不了!”这一讨论专栏到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那天,刚好发到第10期。

  “让群众富起来”,“ 思想再解放一点” ,当时振聋发聩,至今振奋人心。 在改革开放这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启动的时刻,大众报人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以其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也赢得了历史的尊重。

  1987年5月,面对“还要不要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大是大非问题,大众日报在一版显要位置,连续投下了旗帜鲜明的“集束炸弹”:《深刻理解两个基本点》、《改革,不可逆转的大潮流》、《坚持四项根本原则要贯穿于改革开放之中》、《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克服阻力,加快改革》、《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满怀热情地推进改革》……单看标题,便可见对改革开放的切切维护之心。10月5日,一版头条发表评论员文章《深化改革需要更大热情和毅力》。即使今天读来,仍会被其真知灼见所深深打动:“改革是中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如果因一时一地政策的调整,就惊呼改革‘ 要收了’,从而失去信心和热情;或者因为改革没有给我们自己所带来明显的既得利益,就对改革持冷漠、怀疑甚至否定态度,都是没有远见的表现!”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理论界有些人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质疑改革开放,社会舆论交织动荡。大众日报推出连续报道《再来一次思想解放》,一时山鸣谷应。其后,在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交锋——当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纪实》、《变化——1990年至2002年中国实录》等书中,作者在谈到1997年我们的祖国冲破改革面临的阻力时,大众日报这组报道被反复提及。

  30年来,发展成为回响在齐鲁大地的主旋律。从加快发展到又快又好发展,再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轮轮发展浪潮中,大众日报持旗立潮头,是山东大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和积极参与者。

  —2003年4月,山东的发展处在“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关键点上。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带领各厅局及 17市党政“一把手”赴苏沪浙三省市学习考察,拉开了山东“ 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大讨论的序幕。大众日报敏锐地认识到,这将是山东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立即成立采访组赴苏沪浙采访,以“借鉴南方经验,加快山东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报道迅即在全省引起巨大反响。省委宣传部将报道编纂成《 记者眼中的苏沪浙》一书,作为省委工作会议的学习材料,并指定为全省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重要读物。一时间,《记者眼中的苏沪浙》洛阳纸贵,成为山东各地书店的畅销书。时至今日,仍有不少领导念兹在兹:山东近年来掀起的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的浪潮,大众日报功不可没。

  2007年春,有些同志对山东的发展模式、发展势头产生疑惑:是不是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有些同志甚至抱着“停下来看看再说”的想法。编辑部组织评论员到有关部门和市县了解实情,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化为沉甸甸的“新春三论”:《坚持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不动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情况》。这组系列评论对关键时期统一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巩固发展山东的好形势,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省委主要领导予以肯定。接下来,推出了《做科学发展观的忠诚实践者》、《做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做率先发展的坚定推动者》、《在工作指导上实现转变》、《改进作风是保证》五篇评论员文章,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解疑释惑,澄清各种模糊认识,成为各地转变发展思路的重要学习资料。今年,省委作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之后,大众报业集团以大众日报为龙头,组织各报刊、网站,进行联合采访,以崭新的舆论引导格局,唱响了山东人民在历史新起点上再创伟业、雄浑壮阔的“大风歌”。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同志视察大众报业集团时曾指出:“大众日报宣传上跟得紧。”的确,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历程中,大众日报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坚定促进派;在全省新闻舆论“大合唱”中,其“领唱”作用从来不曾动摇。这就是大众日报追求的价值所在,也是她70年来持续不断的发展的根源所在。

  信哉斯言!大众日报70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从自身讲,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大众报人自强不息、把事业做大做强的强烈进取心和责任感、使命感。走前列、争一流,是大众报人始终的追求。而在筚路蓝缕的苦苦探索中,不停地改进革新思路、以创新促发展,则是实现这一追求的根本手段。

  至今健在的第一任社长刘导生回忆:创刊初期,就面临着文字横向排列和竖向排列的选择。一番争论、思考,为方便读者阅读计,终究是选择了竖向兼横向排版。 引入“ 横排版”,这在当时报纸“ 竖排版” 一统天下的年代,无异于“离经叛道”。

  1943年,大众日报提出了“群众写”、“写群众”的口号,围绕报纸内容和形式进行业务改革,有力地推动了采编观念和报纸文风的转变,版面充满了来自群众、来自基层的声音,报纸变得更生动活泼,更让读者喜闻乐见。当时根据地很多妇女在给从军的爱人写信时,常这样写:“望你努力杀敌,好好学习,看懂大众日报。”

  在其后的历史长河中,这种不停地改进革新的品格被固化为大众日报的传统。自创刊至今,大众日报经历了不下 10次引人注目的改扩版。这张历史悠远长久的报纸,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保持着旺盛的活力。特别是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改革全方位推进,大众日报不断深化新闻改革,改扩版紧锣密鼓:

  在这次旨在释放新闻生产力,提高大众日报核心竞争力的改版中,大众日报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凸显党报与时俱进先进性品质的办报思路,特别是“新闻强报、特色立报”办报理念的确立,突出了报纸的新闻纸本质,使办报水平、报纸社会影响力有了质的提升,受到中宣部领导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广大读者的好评。从2005年起连续三届四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一个版面获二等奖,被业界称为“大众日报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报纸的产业属性日益清晰,在引领好舆论的同时,自身事业发展被提到重要位置。顺应改革大潮,大众日报社积极探索: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自收自支,率先实行了人员招聘制、 干部竞争上岗和经营业务的公司制改革,2000年在保留“大众日报社”事业法人的同时,注册了“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法人,组建不久的大众报业集团成为全国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对于1990年报社实现由财政拨款向自负盈亏转变的过程,时任社长韩喜凯记忆犹新:“断奶”的想法一提出来,有人骂得很厉害,有人给省委写信。韩喜凯在大会上讲:“儿子跟老子分家时,没有吃不上饭的,都吃得很好,我们要看到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将来的改革路子就是自我发展。改革越早,越主动。过去是国家给的铁饭碗,我们端起自己的饭碗,可能是泥的,但更可能是金的!是金是泥,就看你自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新时期党报发展提供了几次难得机遇。大众日报顺势而为,把握住了先机——

  —上世纪80年代,生活类报纸的大发展初露端倪,大众日报于1988年创办了第一张市场类子报齐鲁晚报,这是山东的第一张晚报。如今,齐鲁晚报以年经营总收入7亿多元在山东居领头羊,成为大众日报事业的一大经济支柱。

  新世纪、新阶段,大众报人秉承传统,勇于担当,继往开来,奋发有为,坚持以提升舆论影响力为核心工作,坚持以做大做强主报主业为立社之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文化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坚持以干事创业凝聚人心,通过不断拓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新的增长点如雨后春笋,事业规模快速扩张,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如今,大众报业集团形成了以母报大众日报为龙头,系列子媒体繁衍发展的母子媒体体系。17家社属报刊、网站个性鲜明,各据要津,在不同的领域延伸并扩大着党报的影响,大众日报“大家庭”空前兴旺。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走过70年漫漫征程的大众日报,如今又迈出坚实有力的新步伐。根据省委部署,结合集团实际,大众报业集团提出了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大省地位相适应的全国一流传媒集团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品牌媒体、报业八强,活力集团、和谐家园”的愿景,提出了“打造品牌媒体,挺进报业八强”的阶段性目标,并确定了“三四五”的发展的策略。按照这一战略,大众报业集团将着力培植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三大经济支柱,建设济南、 青岛、 鲁中、 鲁南四个发展高地,发展广告会展业、 印刷业、发行物流业、网络文化业、 商住楼和宾馆餐饮业五大产业集群。大众报业集团的事业发展,境界大开,呈现出空前广阔的新格局。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背负光荣传统的新一代大众报人,正在为打造与山东经济文化大省地位相适应、与报社光荣历史相适应的跨区域、跨行业的全国一流综合性传媒集团,努力创造无愧于前人的新业绩!